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研 > 教育技术 >
教育技术

在思考中背诵案例

发布时间:2013-09-28 00:00:00   来源:    浏览: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其中第48条建议的标题是《要思考,不要死记》,告诉我们作为教师,要思考怎样让学生能通过他们自己的思考去记住知识,学会学习,而不是死记硬背。

在文中,大师举了两个老师的例子:同样的内容,教师霍汶尼娜举了些例子,教孩子们记住了,但第二天只有少数学生还记得;而教师雷萨克则是“首先努力做到使儿童深刻理解这一规则的实质”,孩子透彻理解后在提出例子让孩子反复理解和思考。因此,她的学生学习效果就要好得多。大师得出结论:儿童的思想越是深入地集中在事实上来解释刚才讲过的规则,他们在这样做的时候越是不注意追求识记的目的,以及经过他们的意识思考过的事实越多,那么这条规则的识记和在记忆中的保持就越牢固。

反观自己的教学,课后要求背诵的古诗,开始是领着学生们反复读、持续读,达到记忆的程度,总是想着熟能生巧,读的多了,自己就记住了。关于诗歌的内容,随着学生慢慢长大,随着知识的积累丰富,会自己明白古诗的含义的。但是,经过检测,这样做的效果并不是非常的好,大部分学生还是没有记住。看看大师的文章,想想自己的生活经历。其实,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小时候背下来的古诗像《静夜思》、《春晓》、《悯农》等,不管何时都能脱口而出,而大学时被送到很多经典内容,现在想想能记住,没有多少,有的过个几年就淡忘了。同样都是经过背诵,记忆,为什么有的长久印在脑海中,有的却会忘记呢?想想,其实就是因为虽然年纪小,但像《静夜思》、《春晓》、《悯农》等古诗,语言质朴,内容简单,加之非常朗朗上口,更重要的是它容易被小小年纪的学生理解,所以才会印象格外深刻,经久不忘。

通过学习,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问题。接下来,我改变了教学的方法。对课后要求背诵的古诗,我先让学生自己读,结合注释自己理解,试着背诵。然后,让他们提出对诗歌中不理解的地方,我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创作的意图,认真分析诗歌的思想内涵,经过这样的改变。在背诵课后的古诗是学生基本可以达到背诵默写不出错。

有了这样的体验,在上学期学生们第一次背诵《古诗两首》曹操的《观沧海》时,我引导学生找到“观”的内容,要求他们背诵,在观的基础上,作者有些感悟,找到这些内容背诵,最后是结束句。学生们根据这样的背诵思路,很快就找到背诵的方法,不仅背的快,而且背的好,为七年级的背诵开了一个很好的头。

通过一个学期的巩固学习,学生们找到了一个很有效的背诵的方法,并把这种方法运用在古文的背诵中,我感觉学生们的背诵效果非常的好。

教学有发,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我想让学生学会动脑思考,理解记忆一定是一条黄金法,也是教学之精髓。


上一篇:课堂小练笔给我的思考
下一篇:我对英语新课改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