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备课
九年级化学 水的净化
发布时间:2011-11-30 00:00:00 来源: 浏览:
年级 : 九年级 学科: 化学 课题:水的净化 |
课型:新授 备课时间:9.26 主备人:郑春波 审核人:石敬芬 |
学习目标: 1、 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认识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2、 通过探究水的净化方法与自来水厂的净化流程,了解净化水的方法,从而懂得健康饮水和节约用水。 3、 调查、采访,培养自己收集处理信息和与他人交往、表达的能力。
|
教学流程 | 导航台 | 知识链接 |
自主探究环节 阅读课文54——56页完成下列各题:探究1、水有哪几种净化方式?其中分离固体和液体应用哪种方式?几种净水方法中属于化学变化是那种?能起到硬水软化作用的是那种? 探究2、过滤需要那几种仪器? 实验要想成功,必须注意哪些问题? 探究3、硬水和软水的定义、区分方法及硬水的危害有哪些。如何把硬水转化为软水。
|
观看、思考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
结合生活常识,本会相关内容。 | 观看《鲁滨逊漂流记》节选,体会鲁滨逊流落在荒岛上如何解决饮水问题。
展示自然界中的清澈的水和污水实物图,自然界的水是纯净物吗? 观察并说出纯水与自然界的水的区别。
展示: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
我们喝水时,常把水烧开,这时可看到水底有许多的水垢。 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如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也洗不净衣物,时间长了还会使衣物变硬;锅炉用水硬度高了十分危险,锅炉内结垢生不仅浪费燃料,而且会使锅炉内管道局部过热,引起管道变形或损坏,严重时还可能爆炸。 |
合作交流环节
观察老师的演示,总结过滤要点一贴、二低、三靠的具体内容,并讨论得出过滤后仍浑浊的原因。 |
认真观察,对比思考。 |
取一杯浑浊的水进行过滤,让学生直观地进行观察,从而使学生能够真正从生活中体会化学。 |
展示点拨环节
过滤的操作要点: 一贴:滤纸要紧贴漏斗的内壁。 二低: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的边缘; 漏斗内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 玻璃棒下端要靠在三层滤纸处; 漏斗的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 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那些?(1)滤纸破损(2)滤液边缘高于滤纸边缘(3)盛滤液的烧杯不干净 |
过滤的操作要点,指导学生加强记忆。
| 
观看“蒸馏水的制作”教学短片,学习硬水软化的方法,通过短片的观看,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直观地学习蒸馏的实验方法,从面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加深学生对科学地进行实验的认识。
认识常见的净水器 |
巩固达标环节 达标闯关: 1、下列各组混合物可用过滤法进行分离的是 ( )A. 酒精和水 B. 食盐和泥沙 C. 食盐水 D. 铁粉和铜粉 2、天然水分别经过下列净化操作后,一定能得到软水的是( ) A. 沉淀B. 过滤 C. 吸附 D. 蒸馏 3、下列方法能区别硬水与软水的是( )A. 观察颜色 B. 加入明矾 C. 溶解食盐 D. 加入肥皂水 4、能除去河水中的可溶性杂质的方法是( ) A、沉淀B、蒸馏C、吸附 D、过滤5、下列净化水的操作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过程的是( )A沉淀 B消毒 C过滤 D蒸馏6、下列净化的操作,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静置 B吸附 C过滤 D蒸馏 |
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思考解决。 | 

结合历年的中考试题,与中考面对面,从而让学生不断地去适应中考的特点,为今后的学习铺平道路。 |
教学反思: 由《鲁滨逊漂流记》引入,让学生体会鲁滨逊流落在荒岛上如何解决饮水问题,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水的净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再结合生活中的煮沸水,饮用纯净水,从而使学生懂得健康饮水。而过滤操作和我们生活中饮荼用个小漏杯滤荼叶作用一样,这些与学生生活密切想关的课堂设计,使得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兴致盎然。
|
上一篇:八年级英语第七单元第一课时
下一篇:八年级生物 社会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