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研 > 教师风采 >
教师风采

沁之光|红烛先锋(6) 万鑫娟:把课堂C位交给学生的“宝藏教师”

发布时间:2025-10-14 10:48:20   来源:    浏览:

在初中数学教育的天地里,万鑫娟老师用自己创新,书写着“以研促教、以新赋能、以爱润心”的教育篇章。她既是深耕知识海洋的“钻研者”,用严谨打破数学的枯燥;也是突破课堂边界的“创新者”,以“学生自主讲课”让课堂焕发生机;更是守护学生成长的“暖心人”,用关怀点亮每个孩子的自信之光,成为学生、家长与同行心中的“宝藏教师”。​

一、以研为基,让数学知识扎根生活

“数学不是纸上的公式,是藏在生活里的智慧。”这是万鑫娟老师常对学生说的话,也是她钻研教学的核心方向。为了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可触可感,她把大部分课余时间都投入到教学研究中:办公室的书架上,摆满了标注密密麻麻的《数学课程标准》《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每本都留有她梳理的知识框架图;电脑里的“教学素材库”按年级、章节分类,这些都是她积累的“宝藏”此外,她还积极参加“青蓝工程”,主动与经验丰富的教师结成师徒对子,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学习。

\

二、以新为翼,让学生站上课堂C位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传统“教师主讲、学生旁听”的模式常陷入瓶颈——学生被动接收知识,对复杂知识点的理解仅停留在表面,课堂参与度低,且共性错题反复出现,传统讲解后仍难以根治。为打破这一困境,万老师深知,只有让学生从“知识接收者”转变为“主动传递者”,才能倒逼其深度思考、梳理逻辑,从根本上提升课堂效率,因此创新推行“学生授课”教学法。让学生从“听课者”变身“小讲师”,在备课、讲课的过程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每学期,她都会根据教材难点,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次方程解法”等知识点拆解成“讲课课题”,学生分层组队、自主认领然后像老师一样备教案、做PPT、设计互动游戏。为了帮“小讲师”们做好准备,她会逐一与小组沟通:教他们如何梳理知识逻辑,如何用动画、教具简化难点,如何设计互动环节调动课堂气氛。班里的小浩曾因数学成绩差而自卑,万老师特意鼓励他加入“几何图形”讲课小组,还利用午休时间陪他用硬纸板制作正方体、圆柱体模型,帮他打磨讲解思路。当小浩站在讲台上,通过拆解模型清晰讲完“立体图形的展开与折叠”,并收获全班掌声时,他红着眼眶说:“原来我也能把数学讲明白!”

如今,“数学小讲师”成了班级最受欢迎的活动,学生们不仅主动查阅拓展资料,还会结合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设计课堂里掀起“数学分享热”。这种创新模式不仅让学生成绩提升,更培养了他们的表达能力与合作意识

\

三、以错为宝,让每个错题都有回音

万鑫娟老师将错题本打造成学生提分“利器”。她为学生定制个性化错题本:基础薄弱者侧重“原题+答案+知识点”,能力强者增加“错因分析+思路拓展”,如帮计算粗心的小宇设计“计算错题专项本”,助其正确率提升80%。

她创“三阶使用法”:当天记录错题,每周分组复盘,对易错题改编变式训练,帮小雨攻克方程难点。还在错题本写评语互动,如指导小浩找几何辅助线。在她引导下,学生错题率大降

从深耕教学的“钻研者”,到创新课堂的“开拓者”,万鑫娟老师用热爱与坚守,在三尺讲台上书写着教育的真谛。她常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而这把火,正照亮无数学生探索数学的道路,也温暖着他们成长的每一段旅程。


上一篇:沁之光|红烛先锋(3) 郑利行:“这孩子不是我女儿,但比女儿还亲!”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