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在碧波绿水间画下一道道彩虹,连接高远,通向碧霄;
是谁?在天光云影间注入一泓泓清泉,源源不绝,时时不竭;
是谁?在心路歧途间点亮一盏盏灯光,驱赶灰暗,荡涤心灵。
是书。不错!那一册册书籍没有浮华的外衣,没有妖娆的风姿,却凝聚了人类进化历史过程中的文明结晶,传播着古今中外的人文风情,记录着高尚生命的心灵轨迹。
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说:“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莎士比亚也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纵观古今名人,以书为雅趣,“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 门对千根竹,家藏万卷书”,“风云三尺剑,花鸟一床书”,……以至于手不释卷,大散文家欧阳修留下“马上、枕上、厕上”的佳话,朱熹也有“心到、眼到、 口到”的读书心得,早年的韩愈老夫子更是“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书成了古今文人生命中的一部分。
我爱文学,喜欢与书相伴,在文字中享受温暖的阳光,在阳光中收获人生的真谛。书贵在读,贵在捧在手中的那一份珍惜,打开读时的那一份虔诚。当你读书时,你的思维在书中神游,你的情感在书中起落,在书中你可以体会到任何喜怒哀乐,书的魅力便在于此。
读书中,我们提高。
朱永新教授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精神从不会停止成长。教师应该走一辈子精神发育的路。只有这样,才不会被未来的学生抛在后面,而成为“老古董”。我们教师该怎样去修炼这项内功,苏霍姆林撕基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每天不间断的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不想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
读书中,我们快乐。
读书能让我们享受到无限的“乐趣”。有的书像陈年佳酿,百读不厌;有的书如倒啖甘蔗,渐入佳境;有的书像一枚青青的橄榄,苦涩后现清香……翻开一本好书,闻着它淡淡的墨香,与李白一起欣赏唐朝的明月;与苏轼一起领略“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迈;与俄罗斯文学巨匠一起踏着西伯利亚纷飞的大雪……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穿越时空的隧道,与精英们一起分享精神的盛宴,这是一种多么美妙的情形啊!
读书中,我们收获。
异域的风土人情,让我们如痴如醉。从亚马逊到撒哈拉,从北极到赤道,从白人到黑人,从现代文明到原始部落……我们感受到茫茫宇宙的无限神奇,埃及金字塔的灿烂和瑰丽文化,尼亚加拉大瀑布的壮观和震撼,海洋世界的浩瀚和富饶……这一切让你眼花缭乱,回味无穷。
历史的兴衰荣辱,让我们感叹万千。是书告诉我们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的傲骨;让我们感受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闲适恬淡;听他讲述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忧国忧民,体会辛弃疾的“可怜白发生”的壮志难愁,怜惜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多愁善感。
科学的大千世界,让我不断探索。从书中我们领略辉煌的恐龙时代;研究璀璨的生命之光;求证玄妙的自然世界;探索神奇的科学力量……
沉浸书中,含英咀华,练达性灵,陶冶情趣,使媚俗不再,浮躁不再,心灵宁静。沐浴晨曦,斜倚晚霞,在暮鼓晨钟里,怀一份古典情怀,冲破世网尘牢,名缰利索的困扰,心情伴书平和而宁静,灵魂伴书纯净而超然。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还是做个腹有诗书的人吧,让敲打键盘的手,也经常沾染些笔墨香!
上一篇:校园环境与静文化 ---对静文化的理解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