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学习资料——
如何在中学开展心理咨询工作
——一位中学教师对心理咨询的感悟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 朱海梅
目前,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一方面,社会的发展、竞争的激烈对人的心理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很难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大量的调查显示,目前中学生的心理状况令人担忧,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学习方法、考试、应付挫折、人际交往、青春期心理适应、生活消费等方面的困扰,还有一部分学生有神经症状乃至精神障碍。同时,应试教育给学生带来了巨大心理压力,独生子女家庭教养,经济转轨及对外开放等方面的原因,也使一部分学生心理健康受到威胁。大量的调查分析以及中学生心理门诊比率的上升一再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加强中学生心理辅导刻不容缓!
当前中学心理辅导主要通过两条途径:一条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另一条是针对有心理困扰或障碍的学生所进行的心理咨询,旨在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相比较而言,心理教育在中学开展得较好,而心理咨询则显得不足,本文仅就中学心理咨询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培训心理咨询专业人员,设立心理咨询专职机构,是做好中学心理咨询工作的首要前提
1.心理咨询人员专业化
中学心理咨询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专业人员缺乏,许多中学不设心理咨询人员,即使有也多是从任课教师(如政治教师)或政治思想工作者(如政教处工作人员)转型而来,他们在缺乏基本心理咨询训练的情况下,盲目地凭自身的“自知自觉”进行所谓的“苦口婆心式”、或“劝解式”、或“指导式”、或“抚慰式”的“心理咨询”,而实际上这种咨询不仅功效甚微,甚而有些违背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从而不仅影响了心理咨询的效果和声誉,也大大降低了心理咨询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因而,专业化水平不高是造成中学心理咨询工作滞后的主要因素。那么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从哪里来?主要的只能来自中学教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对学校心理学家的资格和培训提出三项要求:(1)具有教学文凭和教师资格证书;(2)五年以上的教学经验;(3)系统修完有关心理学课程。目前许多发达国家按照这三项要求从中小学教师中培养学校心理学工作者。这一培训模式非常值得我国借鉴,我国现有的心理系毕业生有限,难以满足学校心理咨询的实际需要,因而选派在职教师进行心理咨询专业技能培训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而且教师出身的心理咨询人员较之心理系毕业生更有自身的优势,因为他们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对学生的心理状况比较了解和熟悉,因而在做学生心理咨询时更为得心应手。
2.心理咨询人员的专职性
学校心理咨询人员不仅应当是专业的,而且必须是专职的。这一点看似容易,但能够落实到位的却不多。这一方面是人力资源缺乏,另一方面是人们对心理咨询的认识上还有距离。目前,学校心理咨询的工作人员几乎全是兼职的,他们的正式身份是某学科教师、团委或政教处工作人员等,由于这些兼职人员有自己的本职工作,他们的职业角色经常会妨碍来访者对他们的接受性。特别是对于中学生来说,咨询员的兼职身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来访,因为学生对教师已形成了某种固定的印象,并将这种印象迁移到咨询员身上,难以形成对咨询员的信任感,同时他们也担心身为教师的咨询员在咨询时仍会以教师的身份对其进行说教。另外,对于咨询员来说,由于身兼几职,难以将主要精力用于咨询业,难以对个案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反思,这不仅影响咨询效果,也不利于咨询员咨询技能的提高。
3. 心理咨询机构的专职性
心理咨询工作是学校全面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毫无疑问中学心理咨询室应纳入学校教育系统,接受教育部门的领导和管理,但由于心理咨询工作本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它机构的专职性和相对独立性,它是一个心理辅导机构,而非行政管理机构,它是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而非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所以,心理咨询机构与学校行政管理机构应有严格的界定,有的学校将心理咨询室设为政教处的下属机构,甚至将学生咨询的内容作为向政教处汇报的材料,这是极端错误的,不仅损害了学生的利益,也根本违背了心理咨询的宗旨,这样的咨询室学生当然“望而却步”,“门前冷落”也就不足为奇了,所以,中学心理咨询室在其功能定位、选址上都应给予充分的考虑,以期真正发挥它的心理服务职能。
二、普及心理咨询知识,提高心理咨询意识,是做好中学心理咨询工作的必要基础
学生需要心理咨询,尽快在中学设立心理咨询机构已成为必需,然而,许多中学建立心理咨询机构以后却少有学生来访,心理咨询室门可罗雀,甚至无雀可罗,为什么现实和需要之间会形成如此强烈的反差?究其原因,不是学生不需要心理咨询,而是学生不了解心理咨询。其一:学生缺乏心理咨询意识,有问题不知来咨询。面对心理困扰,往往采取消极应对的策略,缺乏积极的求助意识,只求自己内心慢慢消化;其二:学生不了解心理咨询的基本知识,对心理咨询的认识存在许多误解,认为心理咨询给人的感觉是耻辱的感觉、羞愧的感觉、见不得人的感觉,想咨询而不敢来咨询;其三:受世俗伦理的影响,有问题不愿来咨询,或认为“丑行不可外扬”,或认为求助他人是无能的表现,即使内心深受其苦,也不愿寻求积极的帮助。所以,从目前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识和心态上来看,提高学生对心理咨询的接受性显然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我认为,目前中学心理咨询尚处于起步阶段,普及心理咨询知识,倡导心理咨询理念,提高心理咨询意识远比进行咨询本身更加重要。
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心理咨询意识?第一:开设心理健康辅导讲座,向学生普及有关心理咨询的科学知识,系统阐明心理咨询的原则、方法以及有关规则,介绍心理咨询的成功案例,提高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识水平,消除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误解和不必要的担心;第二:利用校宣传栏、广播站、板报、橱窗、校报等宣传阵地,经常性多渠道地宣传心理咨询,倡导心理咨询理念,形成有利于心理咨询的校园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纳心理咨询。第三:开展心理普查,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心理状况,促进学生心理觉醒和成熟,提高学生自知自觉的心理意识。第四:通过教师培训、家长学校向教师、家长宣传心理咨询知识,从而间接提高学生对心理咨询的接受程度。第五:咨询人员“以身示范”,提供严谨规范、有较高质量的心理咨询服务,以增强学生对心理咨询的接受性。总之,普及心理咨询知识,倡导心理咨询理念,提高心理咨询意识是现阶段中学心理咨询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
三、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密切结合,是做好中学心理咨询工作的有力保证
1.中学心理咨询必须以学校心理教育为依托
中学心理咨询不是心理医生坐堂就诊,机械地被动地等待学生来访必将使心理咨询陷入僵局,因而,中学心理咨询必须与心理教育紧密结合,二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心理教育是心理咨询的基础和平台,心理咨询必须以心理教育为依托,心理咨询是“点”,心理教育是“面”,二者有机结合构成了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完整体系。离开了心理教育,中学心理咨询必将陷入孤立的境地,最终难以在学校展开。
2.中学心理咨询最好与家庭治疗相结合
中学心理咨询要取得最佳咨询效果,往往要与家庭治疗密切结合。中学心理咨询有别于其他咨询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中学生属于未成年人,作为监护人的家长要履行监护之责。他们或是主动劝说自己的孩子接受心理咨询,陪同孩子来访;或是在孩子暂时还不愿接受心理咨询的时候,代替孩子来咨询;或者在来访咨询的前后主动与咨询员联系希望了解某些信息。同时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又往往与家庭环境和家长的教养方式有关,要解决问题需要家长的支持与配合,甚至还需要家长也接受咨询。所以,中学心理咨询最好与家庭治疗相结合,使家庭成为心理咨询的有效支持系统,当然,要实施家庭治疗,一定要尊重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在取得理解同意的前提下方可进行,否则就是违背咨询原则的。
四、开设多渠道的心理咨询路径,是做好中学心理咨询工作的有益补充
畅通心理咨询通道,是中学心理咨询工作中重要的环节,尤其是目前中学生对心理咨询的接受性尚有待一个过程,所以心理咨询的渠道要广,路径要宽,方式要多,要因需而异,因人而宜。除面谈咨询这一最常用最主要的方式外,还要辅以电话咨询、书信咨询、团体咨询、小组咨询、间接咨询等多种方式,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如设置“心理咨询热线电话”,针对那些不愿来或不便来晤谈的学生及家长,用电话方式给予忠告、劝慰;又如悬挂心理咨询信箱,对学生信件,需要面谈的预约时间面谈,需要回信的就及时回信;还可主动深入学生之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现场咨询。总之,通过心理咨询,使学生的心里话有人听,心理疑惑有人解,苦闷烦恼有人帮,心理障碍有人导,让学生感到在他需要的时候,心理咨询就在身边。
总之,心理咨询作为现代教育的新观念、新方法,已逐渐被人们接受和认可,并被纳入学校教育系统,相信中学心理咨询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将发挥积极而有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