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研 > 精品案例 >
精品案例

《风筝》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11-11-04 00:00:00   来源:    浏览:

一、情景描述:

在讲解“我”作为哥哥在行为上为什么这样粗暴呢?小兄弟为什么不反抗?这一环节时,学生的回答不能结合时代背景,他们看到的是一个怯与哥哥的、柔弱的、天真的、富有创新进精神的弟弟,一个粗暴的、愚昧的、虐杀者形象的哥哥,还有人说,他不敢,文章中说“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 此时我及时的出示时代背景(文章回忆的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当时鲁迅20出头,而他的弟弟比他小7岁,只有13岁左右。当时鲁迅的父亲已经去世,他作为家里的长子,承担了家庭的重任,“长兄为父”。当时的思想观念是小孩子应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至于放风筝这些玩乐的活动当然就会被认为是没出息孩子的玩艺。)

师引导:实际上,这篇散文记叙的是鲁迅和他的三弟周建人之间少年时的一段往事。文章写于哪一年?

生:1925

师:文章回忆的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当时鲁迅的父亲已经去世,他作为家里的长子,承担了家庭的重任,“长兄为父”。所以,鲁迅希望自己的弟弟有出息,那他认为做什么才是有出息的事情呢?

生:读书。

师:对,读书取仕,读书做官。

“我”认为管得对,弟弟应该认真读书,做有出息的事。

弟弟认为管得正当,自己做风筝犯了错,自认该罚。

一个认为管得对,一个认为应该管,他们都默认封建礼教下的“长幼有序”的教育方式。

这时,学生很迷茫的似懂非懂的知道是封建社会教育的毒害,但对“封建教育”不能理解,我又给学生举例讲解:贾政就是典型的封建社会的牺牲品。大观园众人过年拿压岁钱的时候,数额是不一样的,宝玉最多。王夫人和姨娘的月份钱也是不一样的,前者是后者10倍,即20俩。讲到此时,学生顿悟,学生畅所欲言,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二、反思课堂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本来认为学生是很难寻找出社会根源的。但学生的表现让我吃了一惊。如何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进一步贯彻有效教学呢?我是这样认为的:

首先,有效教学应立足文本

文本是根本,可以发散开去,但是不能脱离文本泛泛而谈有效教学,为出亮点而去人为地强造亮点。

其次,实施有效教学的途径

1、从现实生活中寻找深度解读文本的支点

在初中教材中,有部分课文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差距较大,学生没有办法感受文章的写作社会背景。学生熟悉的是身边的事物,对身边的事物感兴趣是学生的天性。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现实生活中寻找解读文本的支点。在本节课的导入中,我从学生生活中见到风筝的感受和课文中“我”见到风筝的感受差异为切入口,这样一下子就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2、正确引导

正确的反馈信息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尺度。教师在处理反馈信息上的导向性十分必要,而且十分重要。在这节课上,我让学生考虑弟弟为什么会全然忘却。有的学生说“宽容、大度”。显然挖得不够深。我继续引导“同学们什么时候会忘记批评呢?”这时有的学生说“弟弟认为批评是对的,受封建思想的毒害,麻木了。”这样通过老师的引导,不仅使问题得到顺利解决,而且使学生的理解、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3、合作探究,学生主动参与

当代教学理论认为:尽管教学是教与学统一的过程;但是,如果理解不全面,以为教师教的过程同时是学生学的过程,这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事实上,教师教的过程,学生未必在学,即使在学,很可能是被动地学、低效甚至是无效地学。

在《风筝》教学过程中,随堂学生表演“精神虐杀的一幕”,学生积极性很高,表演得很精彩。学生演出了哥哥的粗暴、蛮横和弟弟的天真、可爱,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上一篇:《台阶》案例分析
下一篇:七年级语文《济南的冬天》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