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5日清晨,当第一缕晨曦穿过梧桐林的梢头,济源市沁园中学瞬间被“秋”这支巨大的画笔点亮:金黄、赭红、深绿在校园里层层晕染,光影与笑声交织成一幅流动的立体画卷。学校德育中心、美术组、音乐组、体育组联合策划“秋意泼墨·校园成画”主题晨间活动,把课堂搬进秋色,把秋天写进青春。短短四十五分钟,师生们用颜料、用音乐、用脚步,完成了一场“沉浸式”自然美育与生命教育的大课。

9点40分,梧桐大道,金黄翻飞。美术老师刘静一声令下,美术师生支起画架,把翻飞的秋色与光斑一并收进调色盘,让层林尽染在画布上延续。“看这片叶子,边缘的焦黄是镉黄+一点赭石,叶脉的亮部趁湿点入钛白,让它自己‘长’出来!”刘静老师蹲在地上边讲边示范。阳光透过叶隙,在调色盘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学生兴奋地说:“老师,光斑自己会跑,我得追着它调颜色!”半小时后,20幅《层林尽染》写生同时收笔:有的用刮刀厚堆,像梵高的漩涡;有的用水粉晕染,像国画的没骨。

孔子园内,朱校长执棒,弦乐团奏响《四季·秋》。大鼓一声低鸣,满地金箔般的梧桐叶被震得微微颤起,萨克斯吐出慵懒的橘色长音,大号像晚风推过枫林,卷起层层霞晕。“落叶不是垃圾,是秋天寄给大地的邮票。”班主任许冰冰话音未落,八年级(22)班的孩子们已弯腰签收这份“邮件”。一片片落叶被拼贴成绽放的“秋花”,与琴声共舞,笑脸在孩子们脸上绽放。

田径场上,秋季晨跑如期升级:八九年级环跑外圈,七年级“蛇形”穿梭中央,脚步铿锵,口号震空,青春在跑道上燃烧。最后,全体师生在操场中央围成同心圆,齐声喊出活动口号:“风是颜料,光是乐谱,我们在沁园把秋天留住!”无人机定格下这一张“全家福”。
“一节真正的美育课,不应在教室,而应在风里、在脚下、在心跳里。”校长马军总结,“当画笔、落叶、汗水同时落在青春的年轮上,那就是成长的声音。”风未停,光正暖。沁园中学把最美的秋天,写进了4300名少年的青春纪念册,也写进了五育并举、课程融合的崭新篇章。
(刘翠曼)
上一篇:沁园中学:当沁中白发遇见少年香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