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自由则国自由!”济源市沁园中学七年级全体学生,伴随着激昂的旋律,齐声诵读《少年中国说》,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手臂随节奏挥舞,以手势舞的形式展现出青春的壮志与活力。这一壮观的场面,不仅气势磅礴,更是激发了在场每一个人的爱国情怀,成为该校课间操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体育教师如何改变教学方式,创新出学生爱学乐学的一课两操,帮助学生享受体育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作为教育部义务教育教学改革济源实验区的体育课程改革试点单位,沁园中学率先开启体育课堂革新实践。
“我们所追求的创新,涵盖了内容、方法、工具、思路等多个层面。”体育课堂改革的领军人物赵凤鸣老师透露,“我们以体育学科的三大核心素养——‘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为核心,精心打造了‘多彩体育课堂’。在这里,体育课程不再局限于技能传授和体能训练,而是更加注重健康知识的传递,健康习惯的培养,并在塑造学生体育品德的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正值教育教学开放周,家长们漫步于校园,处处都能感受到校园的蓬勃生机:这边七年级的学生伴着舒缓古典的音乐,调整呼吸,双臂抬起、掌心外旋、稳扎马步……把健身长拳柔缓圆滑、虚实相生、刚柔相济等特点演绎得淋漓尽致;那边八年级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太极拳的动作如同行云流水,拳法舒展有力,姿态稳健自如,起承转合间尽显中华传统体育文化之美。
五四前夕校运会上,千人同场表演健身气功八段锦,声势浩大,场面壮观,赢得了在场家长和观众的啧啧称赞。“练习传统体育项目,不但对增强孩子的体质体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注意力更为持久,更有精气神,同时促进了学生知行合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品格的形成。”七年级七班班主任杨化伟评价说。
学校不仅在体育教学上进行了创新,还积极推广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通过学生们喜闻乐见的诵读+手势舞的形式传诵经典,同时在课间操普及长拳、健身气功八段锦、太极拳等传统体育项目,并将这些项目融入到学校的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机制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中华传统体育项目竞赛体系。此外,学校为每个孩子搭建展示自我、不断成长的“脚手架”,成立了射箭、戏曲、国画、剪纸、踢毽子等多个传统体艺社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菜单式”选择社团,竞聘团长,自主开展活动。
“传统体育项目,作为我国体育文化的璀璨瑰宝,对于培育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校长王家和表示,他希望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帮助孩子们学会“慢”下来,体验生活的深度。正如学校秉持的“沁”教育理念强调:“遵循教育内在的规律,尊重生命自然生长的性态”,让教育如春风化雨,无声地滋养着每一位学生的成长。通过“活力课程”与“活力课堂”培育“活力师生”,彰显“活力校园”,关注师生的全面发展,在阳光、开放、和谐、充满活力的教育生态中,追逐教育的真谛。
(刘翠曼)
上一篇:济源一中女篮优秀生源基地学校揭牌!沁园中学体教融合开启新征程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