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以平常心做着平常事,犹如大路边一株清雅的百合,不为取悦偶然路过的行人,只为那一张张充满天真稚气的笑脸。看着孩子们的成长变化,看着他们变得懂事成熟,那是一种特有的人生享受。
2016年9月,刚踏出象牙塔的她带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一头扎进了山区教育。初出茅庐的她纵使豪情万丈可还是在面对山区艰苦的的环境、生涩的课本、孤军奋战的困扰、突然出现的学生问题而情绪崩溃。她已经忘了自己多少次哭过之后又擦干眼泪重新拿起课本走上讲台。因为她知道既然选择了就要义无反顾地走下去,而她也是这样做的。
一、她关爱学生,师德高尚。
山区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跟随爷爷奶奶居住,因为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与管教,他们大都内心敏感,习惯较差,思想波动较大。于是她非常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经常与他们谈心、聊天,在儿童节、中秋节等重要节日贴心地为他们准备小礼物激励他们,温暖他们,让孩子们感觉到被关注的快乐,从而安心地学习。面对班上有些同学因为成绩差就自暴自弃,她耐心地找学生谈心,告诉他们在学习方面自己不能发挥所长,可以在体育等其他方面发挥所长,在运动会上勇夺金牌,也可以为集体赢得荣誉。她关心困难学生,组织班上的同学开展“送温暖”活动,不仅让困难学生感到集体的温暖,也让其他学生懂得关爱别人,快乐自己。
二、她钻研教学,成绩显著。
研读课标,精心备课,课后反思是她工作的常态,办公室就像宿舍一样,她经常和同事们说课、磨课到深夜。2018年,她中途接班又兼带生物,地生会考的压力像洪水猛兽般席卷了她,陌生的内容加之紧迫的时间,经常让她夜不能寐。好在学校启动的青蓝工程让她有了更多机会向优秀的前辈学习。从那时开始,校园里经常会看见她搬着板凳穿梭在不同的教室间,细心聆听,认真笔记,从课堂内容到课堂组织,事无巨细,一一罗列,她的听课笔记就如课堂实录般详细。她常说:“优秀的老教师就像是一座座宝藏,向他们学习是最快速最便捷的自我提升途径。”终于,在她不懈的努力下所带班级的成绩如冲破缰绳的黑马一样,名列前茅。她也在2019年获得了“优秀教师”、“优秀青年教师”“中招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2021年9月,她怀着忐忑的心情从山区学校来到了更大的校园——人才济济的沁园中学。新的环境、新的学生、新的身份让一切都从头开始,早已记不清有多少次奔波在家与学校之间,记不得有多少个清晨因上早读而不得不撇下尚在襁褓之中的孩子,记不住有多少个晚上因处理班级工作而加班加点。就这样她咬牙坚持着,一路摸索路前行,只为了内心的那份责任。
三、她真诚陪伴,深受学生爱戴。
刚升入初中的新生对周围的环境喜忧参半,加上作息时间的变化、课程的增多,学习任务的加重,时间的紧迫,一些同学出现了不适,第一次当班主任的她想不到更好的办法,只能从早到晚的陪着这群孩子,陪他们吃饭,陪他们午休,找他们聊天,疏解他们的情绪。还有些第一次离家住校的同学,因为想家晚上偷偷躲在被窝里哭,得知消息的她私下耐心得安慰他们,给予他们生活上的帮助,同时也将孩子在校的情况逐一细致的告诉家长,以减少家长的担心,有效地架起了家校沟通的桥梁,顺利地帮助他们完成了过渡期。2022年的那个冬天疫情让网课不得不再次上线,班里一个外地的女生独自住在出租房里,父母无法过来陪伴,得知消息的她因担心孩子的安全和生活问题,利用网课之余为学生做好饭送过去,时常打电话嘘寒问暖,让学生感受到了冬天里的温暖。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真诚的陪伴让她赢得了学生的心。
四、她务实躬耕,坚韧前行。
同时身兼语文老师和班主任,她背着这个甜蜜的负担默默前行。她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哪怕在第一次考试中就遭遇滑铁卢,但她始终未曾气馁,她深信触底必定反弹,她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长处和闪光点,发现学生的长项,抓住每一个教育良机,适时进行表扬和鼓励。体贴后进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自强心,不让后进生成为掉队的孤雁。面对杂乱繁多的班级事务,她虽常常一头雾水,无从下手,但依然硬着头皮从书中找答案、跟着前辈学经验,一点一点,缓慢前行不断调整,哪怕是陪着蜗牛慢慢散步也总有一天会到达彼岸。正是在这样的信念支撑下,班级运转渐渐步入正轨,无论从纪律、卫生还是成绩都上了一个台阶。班级也多次荣获“激情早读”、“文明班集体”、“优秀班集体”等荣誉称号。她的表现最终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普遍赞誉。
她说,每次优秀评选都是她未来工作的新起点,庆幸自己选择了“教书育人”——这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她将无怨无悔地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耕耘,让娇嫩的生命之花永远绽放在希望的田野上。
上一篇:2023年2月“沁之星红烛先锋”耿庆哲:一片丹心育桃李
下一篇:2023年2月“沁之星红烛先锋”刘新鲜:倾尽时光来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