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研 > 教学研究 >
教学研究

巧设问题情境,打造高效“沁”课堂

发布时间:2021-03-22 16:25:23   来源:    浏览:

巧设问题情境,打造高效“沁”课堂

沁园中学  陈彩虹

近几年,我校在认真梳理学校发展的基础上,挖掘出学校核心文化——“沁”文化,提出了育人理念: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并把这一理念设置在学校大门口醒目位置,卫书记和赵杰主任多次在全体教师会、教研组长会、集体教研活动时把这一理念传达给各位教师,让每位教师根植于心中。这一理念告诉我们,教育不仅仅教给学生知识,更关键的是激活学生的动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只要学就一定能学有所获,就一定能学好。

在此理念下,我校提出了要构建“沁”课堂,目的是要强化教师对课堂管理的策略研究,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知识生成的探究过程,真正把课堂由“讲堂”变“学堂”,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2020年9月,这项活动在我校全面铺开。地理教研组在赵冠海主任、教研组长陈彩虹老师的带领下,利用教研时间认真并多次领学了济源市沁园中学沁课堂构建与实施方案。经过充分研讨学习,虽然争议声不断,但大家最终还是找到了认同感。并确立了地理组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为:(一)设问导入。(二)研问探究。(三)解问展示。(四)疑问解惑。(五)习问反馈。(六)质问升华。

确立之后,接下来,每位老师先在自己的课堂上进行摸索试讲,遇到问题及时提出来,大家商量解决。每周二的教研活动开始进行“沁”课堂的听评课活动。并在此活动中,

不断优化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

在实施沁课堂的过程中,大家一致认为问题的设置尤为重要。对于初一起始年级来说,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都很欠缺。所以在设置问题的时候,可以设置成挖空的形式,这样既降低了难度,又对学生起到一个引导、启示的作用。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在储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的基础上,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语言提炼和组织能力都有了提升。所以,在设置问题时,可设置成简答的形式,更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纵观近两年地理的中考题,前年的综合题以简答题居多,去年的综合题以填空题居多。所以,我们地理组在课堂教学中这样设置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把问题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在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提高了学生兴趣,又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教师的作用重在引导、诱导、疏导,学生则通过独立思考或探究或合作,去科学地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对提高学生的中考成绩有极大地帮助作用。

2020年12月22日,由本组选拔出薛娟娟、陈彩虹两位老师,代表本组进行沁课堂展示。薛老师展示的是《长江的开发与治理》一课,河流的基本知识相对简单,学生理解起来也不难,但对长江的开发与治理的学习相对难些。对长江的开发与治理,课本中主要涉及了航运和水能两个方面。薛老师在设计本节课教案时,先分析一般河流的航运价值、水能资源,然后以长江为案例来讲河流的开发,这种模式逻辑性比较强,对学生要求也比较高。

从这节课的课堂气氛及学生课下掌握的程度来看,效果还是非常好的。八年级的同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思考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所以本节课虽然逻辑性较强,但在一步一步的引领及内容丰富的学案帮助下,通过“识长江——画说长江”、“赞长江——图说长江”“忧长江——总说长江”多种形式的课堂环节,学生掌握起来也没有太大的难度,学习的效果很好,通过这种教学设计,学生不光学会了分析长江的航运价值,水能价值,在出现其他河流进行分析,学生应该也能游刃有余,这就是授人以渔,让学生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陈老师展示的是《地球的运动》一课,地球的运动尤其是公转,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难学的内容。难在学生一般不具备较高的空间想象能力,纵然是有课件呈现公转的动态过程,学生还是无法真正理解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更难以将其与四季的变化进行逻辑联系。所以本节课陈老师设计的不同层次的问题供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观察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根据教学要求和实际需要,巧妙地将重点、难点设计成问题,交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演示,观察,讨论,总结结论,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产生自主探究的浓厚兴趣,又锻炼了他们的语言归纳和表达能力,还培养了他们主动与他人沟通和团结协作的意识。

在沁课堂逐步推进的过程中,地理组也率先进行了出题讲题活动。每个人精心出一份试题,可以是阶段性的试题,也可以是中考试题。所出的题必须围绕《2011年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来出。老师们充分利用菁优网,挑题、选题、组题、讲题。要求方向正确,试题科学,知识载体,能力立意,题型新颖,文字简洁,赋分合理,难易适中,精拟答案,便于批改。在讲题时,要求要讲出你设计这道题依据的课标是什么,结题思路等。这项活动,我们会一直坚持下去。因为,通过命题能促使老师们自觉研究课标,能逼迫你认真钻研教材,会让你理论联系实际,能培养你问题意识。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沁课堂教学中,我们也只是往前迈了一小步,做的还非常有限。今后我们会继续努力,使学生真正意义上受益!师生共同成长!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上一篇:沁园中学:校本研究催生效能裂变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