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研 > 教学研究 >
教学研究

扬帆起航正当时

发布时间:2021-03-22 16:23:02   来源:    浏览:

扬帆起航正当时

——2020年度道德与法治组工作总结

沁园中学  王玉珍

习总书记在2021年的新年贺词中说,每个人都了不起。对于道德与法治组来说,每个人在2020年也都努力奋斗,在教育教学上不断探索不断进步。今天的发言我从三个方面来谈:第一,做总结明得失;第二,勇尝试提质量;第三,能改进至完美。

一、做总结明得失

教育科研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催化剂。教学提质,科研先行。2020年度,道德与法治组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并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认真反思和改进,结合当今时代大背景和我校沁课堂的活动,积极申报课题、进行课例研究并撰写相关教育教学论文。其中,王玉珍主持的并和李杰、张文丽等老师共同研究的的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疫情背景下提高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有效性研究》成功立项,王飞燕、聂敏霞等六位老师的《新时代道德与法治的“沁”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获得市级课例研究成果一等奖,另外多名老师的论文在省市级获奖或发表。

上好课是教师的立身之本。每一位老师都应该把上好课作为终身的教育追求。在2020年济源市道德与法治优质课比赛中,我校的吕清利、冯丽两位老师均获得一等奖,九年级张文丽老师的《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观摩课在全市受到好评。他们的背后,是团结奋进的沁园中学道德与法治组,讲课听课评课,再讲再听再评,无数遍的磨课,才有了三位老师的精彩展示。一名优秀老师的背后,必定有一个优秀的团队。他们展示了是沁园中学道德与法治组的风貌,更展示了我们沁园中学的实力。另外还有聂敏霞、张文丽、赵建波三位老师参加“一师一优课”活动,均获得济源市一等奖。

二、勇尝试,提质量

教育改革的目的在于更好的立德树人。课堂教学改革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对于每一个沁中人来说,就是要践行“沁”文化,落实“沁”课堂。道德与法治组“沁”课堂活动开展按部就班,首先邀请王伟校长和赵杰主任对全组成员进行“沁”课堂模式的深度解读, 然后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沁”课堂模式的听评课活动,经过选拔推荐,聂敏霞、冯丽、卫世超、赵建波在学校做公开课。在听课过程中,整体感觉学生的课堂参与增多,学生在不断的融入课堂,不断地打开思维。这些经过思维碰撞而生成的知识,才真正是自己拥有的知识。

三、能改进,至完美

21世纪是一个合作的时代,具备合作精神和能力一个人必备品质和能力。卫书记经常强调小组合作,我校也一直倡导小组合作。“沁”课堂的六问中,研问探究这一环中的小组合作我觉得是最为关键的一环。能否有效的合作为之后的展示、解惑奠定基调。听课中,发现七年级每个小组的成员都有分层,老师能够通过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提问而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但一个个学生提问包括展示环节的小组逐个展示,会不会很浪费时间?心想,如果能同时提问几个同学或几个小组同时展示就好了。11月份在西安学习时听了一节七年级的道德与法治课,课前提问和课堂展示变成黑板上展示,因为教室三面墙都是大黑板。课前,每小组的相对较弱6号或5号选手展示相关问题,老师根据学生展示情况对学生上节课的学习情况一目了然,窥一斑而知全豹,连批改作业都省了;课中,小组合作后的展示也可以多名同学同时在黑板上进行,更多同学的参与,让课堂是真正的动了起来,活了起来,课堂效果自然可圈可点。这种做法我觉得非常值得借鉴。那么小组合作,到底要合作什么?重形式更要重内容,这需要老师在备课中有多种预设,预设学生可能会出现的不同情况。对于是不是每一节课都需要讨论,是不是每节课只讨论一次,这都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沁”课堂是个大课题,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深入。

最是一年春好景,扬帆起航正当时。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唐江澎说,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要给孩子们健全而优秀的人格,赢得未来幸福,造福国家社会。我们道德与法治组将会以此为引领,不负韶华努力奋进。


上一篇:沁园中学:校本研究催生效能裂变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