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研 > 教学研究 >
教学研究

探索“沁”课堂模式 彰显“沁”教育理念

发布时间:2021-03-22 16:20:03   来源:    浏览:

探索“沁”课堂模式  彰显“沁”教育理念

沁园中学  杨化伟

(一)、“沁”课堂学习阶段

2020年下半学期我校提出“沁”课堂构建与实施方案,我们认真研读文件,总结出要以“沁”课堂为基础,充分贯彻“沁”教育理念,体现“沁”文化的核心,但同时也要依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具体教学内容,灵活变通,不要拘泥于固有形式,不要一味套用模板,要从实际教学出发,灵活遵循“沁”课堂方案,最终实现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这一目标。

为了更好地践行“沁”课堂方案,数学组全体成员一起学习“沁”课堂实施文件,“沁”课堂的背景与意义,“沁”课堂的目标和基本流程。

为了让所有数学老师能更加直观和明确的体验到“沁”课堂的内涵,了解“沁”课堂的具体实施,数学组教师共同研讨交流,结合“沁”课堂的“六问”模式,结合数学课程标准及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归纳总结出符合数学学科特点的“沁”课堂的六问环节:

(1)创设情景,设问导入(2)自主学习,研问探究(3)交流思想,展示解问(4)提炼归整,疑问解惑(5)当堂检测,习问反馈(6)回眸课堂,质问升华

并且遵循这“六问”环节,我和刘倩、海萍三个备课组长各年级备一节课,以微课的形式给老师们作以示范和交流,让所有老师对“沁”课堂的具体实践操作更加有底气和信心。能有的放矢的应用于自己的课堂实践中。

  第二阶段:实践阶段

虽然老师对“沁”课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真正应用于课堂教学时却存在很多问题:有的生硬照搬模式,导致课堂任务不能有效完成;有的让学生自主探究时,放不开手,最后又成一言堂;还有的设置的问题起不到任何引导作用...... 针对教师们存在的问题,数学组全体数学老师再次齐聚,召开沁园中学数学组“沁"课堂公开课交流研讨会。

  本次交流会诚邀市教研室数学教研员李卫东老师莅临指导,沁园中学卫强校长、赵杰主任亲自参会。

  研讨会第一个环节:

    由杨化伟和王丹丹分别讲授两节公开课,严格按照“沁”课堂“六问”模型实施教学,授课时,教师都结合模式,循序渐进,以问题贯穿课堂。通过自主研究、小组合作、交流展示等环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唤醒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让学生感悟探索新知的过程。做到变讲堂为学堂

     研讨会第二个环节:

  市教研员李卫东老师听完课后,对我们如何实施“六问”课堂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李老师指出“六问”课堂要抓住几个关键词:

  (一)、研问:研什么问题?研究的问题如何确定?如何研究?研究的方法是什么?研究要按照什么思考方向进行研究?研究要达到什么效果?

  (二)、解问:研问之后学生进行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解决了哪些问题?又出现了哪些新的问题?

  (三)、疑问:对于学生诸多支离破碎的问题,以及升华后的问题,需要归纳梳理的问题,教师都需要进行提炼升华!

二、沁课堂实践阶段

第三阶段:展示阶段

参与展示的教师有:七年级:侯琳、刘香萍、宋强丽,八年级:罗田、王敏、吴海霞,九年级:张竹青、苗文敏、杨化伟

教研组进行研讨、交流、切磋、改进。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尝试,教师们对沁课堂教学模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进行”沁”课堂展示课活动,通过活动各位教师有如下收获。

1、发挥集体力量,展示阶段采用的形式是每个备课组展示三节课,分成3一4个小组,一人作课,其他3人研课。这充分体现了集体备课的优势,教师在上课之前,小组成员需在一起共同研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细化到每个问题的设置和每个环节的答疑。老师们在一起交流的时间多了,思维的碰撞能激发出更亮的火花。其次表现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往往会不定时的去听有经验的老师的课,在课堂中吸取别人的长处,同时能发现学生对某一问题的独到见解,从而很好地进行自己的二次备课,以此来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也调动所有教师的积极性,发挥每个人的专长,集中智慧。

2、用“问题”引领课堂,每节课要求在问题设计上下功夫,因此,所有的问题都必须有针对性,要点到“点子”上。然后才可能围绕教学目标,步步深入,最后达成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具体、明确。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提问。

3、“小组合作”有效化,通过小组合作解决能够解决的绝大部分问题,构建起初步的知识结构,发现并提出了需要教师指导、分析、提升的问题;教师通过与各组同学的交流,充分了解学生,清楚学生存在的疑惑和需提升的“点”,从而为“真正落实该讲不该讲的问题”打下基础、找到途径。

4、把教师从课堂束缚中解放出来,沁课堂的教学模式,限制教师单向授课时间,实现从教师满堂灌的注入式教学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启发式教学模式的根本转变,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大幅度减少了教师的无效劳动。

5、习问反馈这一环节最能看出学生一节课的学习效果。通过学生有效交流、有效展示,有效归纳以后。师生共同研讨生成新知。学生对理论知识有了全新的认识,紧接着进行有效检测。设计一些有梯度的习题,让学生板演、小组评比等等方式,对教学情况进行反馈。有助于学生养成紧张积极的学习习惯,善于独立思考的能力,为预习新课打下基础有了前面这些教学环节的铺垫,提高了课堂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生能很好的利用时间,支配时间,主要在于强化练习,做到精益求精。

通过本模式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以提高,学习方法得以培养,学习能力得以提升,学生个性得以张扬。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奔驰在自学的快车道上,有效的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形成自觉学习、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的良好习惯。

三、“沁”课堂改进措施

新学期伊始,我们进行沁课堂的二次探讨,继续深化、优化这种模式,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更实效。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一)、互助学习要加强。利用六人一小组的模式,鼓励组长带头,两人结对互助讲题,不会的题再抛到组内,大家一起解决,使所有人参与到小组合作当中,以求共同进步。这样就解决了不同学生的不同数学问题,真正起到助学的作用。

(二)、研问探究要实效。一节数学课的重点突破就在于学生对问题的深度挖掘和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教师要根据前面学生反馈出的问题抛出问题,抛出的问题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学生才能研究出更有价值的学习素材。这时借助教师的力量才能得以完美解决。也是一节课的精髓所在。所以我们教师的引导很重要,点拨要恰到好处,才能使学生学有所获。

(三)、反馈练习要落实。数学成绩的提高关键在于练习及落实。我们教师要严格落实分层设计作业,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即有布置必落实,可组长查,生生查,教师抽查的方式进行,让学生明白学习的目的和价值。

总上所见,沁课堂教学模式在数学学科中的应用极有意义。我们相信,通过数学组老师们的再次探索及应用,一定会使我校的数学成绩再上新高,沁园中学的品牌效应更加夺目耀眼!


上一篇:沁园中学:校本研究催生效能裂变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