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学校学期工作计划,由教导处具体负责组织,并经校领导层会议研究后,我校于2014年11月24日至11月28日成功进行了教学开放周活动,听课教师达到300余人次,本次活动面向全市,盛邀家长、同盟兄弟学校的教师走进我校,了解学校的管理水平,走进班级听教师上课、看学生活动,领略教师的教学艺术,感受学生的精彩风貌。
本次活动共上课19节,其中语文3节、数学3节、英语3节、政治2节、历史2节,物理2节、化学2节、地理1节、生物1节。市教研室教研员段红霞到校听课并参加课后评议,梨林一中等学校的部分领导和教师也到我校观摩听课,很多学生家长也参加听课活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校的赵水平老师、王金平老师、吉艳梅老师、杨敏霞老师等等,以家长的身份参与了所在班级的听课活动。
此次活动为期一周,授课教师和教研组的老师倾心投入,教导处组织有序,服务到位,开放周效果明显,收获颇丰。教导处的全体同仁,向这次活动的所有参与者的敬业精神致以崇高的敬意。
下面就本次教学开放周活动,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
一、精心筹备,群策群力,配合协调
本次活动学校领导极为重视,教务处作为本次活动的具体组织者,从开始酝酿到召开教研组长会议布置工作,从落实开放周教学人员,到制定活动方案,从课程调整,到安排课后评议,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了周密的考虑;电教中心保障组调试设备,后勤保障组及时接待来校人员,宣传保障组制作LED显示屏滚动通报活动信息,营造了良好的教学环境;各班主任在组织学生、协调课程等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二、 精心酝酿,倾心投入,氛围浓厚
本次活动在落实上课人员时,教师报名非常积极,有的虽然家务繁重,但还是以教学为重,主动承担任务;上课人员落实后,我们的19位教师认识到公开课是研究课,是“窗口”课,高度重视,充分利用学校教育教学资源,从资料的查找,课件的制作,教学环节的设计到资源的有机整合等等方面,都作了精心的准备,向教育局领导、兄弟学校同仁和学生家长充分展示了个人的教学魅力。可以说,19位教师,19节课,每个人都有精彩之举,每节课都有独到之处。为了各自的课堂理想,他们牺牲了许多休息时间,耗费了很大的精力。
每位教研组长也都能实实在在地起到了学科带头人的作用,落实上课人员,组织本组听课、评议、记录,每一个环节都仔细认真,教研组长孙媛媛、陈海燕还主动带头上公开课。
上课的教师积极、主动,听课的教师也不甘落后,部分老师不但听完了本组课,还积极跨学科听课。正是因为大家的积极参与,协作配合,才使得本次活动氛围浓厚,轰轰烈烈。
三 家校互动,形成合力,共育新人
本次活动取得了家长的广泛支持,共有1000余名家长走进了课堂,和自己的孩子共上一堂课,近距离地接触孩子和孩子的老师,聆听任课老师的课堂教学,观察孩子课堂上的表现,感受孩子课堂上的智慧火花,了解了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学习情况并与教师共商育人策略,共同关注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
广大家长对此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也为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建言建策,提出了20余条宝贵的建议,此次活动已成为家校沟通的桥梁与纽带并将推动我校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希望和建议
1.继续探索课堂教学的艺术和技巧,提高多媒体课堂教学的整合能力
本次的19节课,大多数课堂教学生动有趣,精彩无限,从本次的上课和各组的评议结果看,老师们的课改意识很强。大部分教师勇于大胆突破,立意创新,敢于摒弃传统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在课堂上能创设多种情境,利用师生的协作、对话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课堂提问能面向全体学生,给人以真实的感受。但也有少数同志由于过于拘谨和保守,课堂教学仍然显得较为传统,给人有一种“讲座型”的感觉;有的课虽然也让学生动起来,但学生还是显得较为被动,主要还是围绕着教师的指挥棒在转,课堂上缺少自主、创新,师生有机合作的气氛;有的课堂上,教师也提问了不少次,但显得有点机械,呆板,学生回答后,教师缺少应有的点评和鼓励。
2.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彰显集体智慧
此次开放周活动于两周前规划,本周实施,授课教师与同仁的交流相对充分,更好地彰显了学校教研组的集体智慧,更好地强化教师的教研意识,丰富了教师的课堂艺术。
3.挖掘校内资源,校内听课制度化
我校有非常良好的教研传统,也有一大批具有教研意识和教研能力的优秀教师,有的教师已成为市、省级名师,在各自的学科领域享有较高的知名度,这是一笔宝贵的教育资源。学无止境,教无止境。每位教师都应虚心求教于身边的同仁,博采众人之长,从我做起,从关系要好的教师做起,勇于露巧,也敢于露拙,实现校内听课制度自觉化、常态化,在新课改的大潮中,全面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不断地完善、充实自己,尽早成就名师的风采。
上一篇:第二届“师生汉字听写大赛”决赛安排的通知
下一篇:2014年教职工运动会比赛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