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研 > 书香校园 >
书香校园

孝经与感恩教育

发布时间:2013-06-26 00:00:00   来源:    浏览:

曾记得在2011年4月22日下午,应济源市教体局之邀,北京感恩励志教育讲师团专家华东老师,专程来到沁园中学举办了一场“感恩我们在行动”大型激情励志演讲报告会。我也在现场聆听了这场感人至深的演讲。华东老师用饱含激情的话语讲了自己年少时与父母之间的隔阂,在父亲不幸去世后才遗恨终身的亲身体验,讲述了社会上很多父母为了孩子历尽艰辛、受尽磨难的感人故事,并列举了大量身边的事例,阐明人应该学会感恩,感谢、关爱、回报给予我们生命的父母。华东老师大声呼吁,让大家现场说出来:“爸爸妈妈,您辛苦了,谢谢您!”家长和孩子们相拥而泣,家长、老师、学生当场流下了感动的眼泪。

很多同学纷纷走上讲台,对着老师、家长声泪俱下地说出了以后再也不进网吧了。以后一定要多尊重老师关爱父母,发奋学习。在现场,一位父亲走上台拉着儿子的手,接受了儿子痛改前非的决心。许多学生过去不好好学习,听了感恩演讲都能向爸爸妈妈说一声,“我错了”。 

谈到感谢师恩时,华东老师请所有的班主任老师站在每个班级队伍之前,声情并茂地回顾了教师们为了孩子呕心沥血潜心钻研,把全部的爱都奉献给了孩子们的一幕幕场景,现场许多名学生及家长向老师们鞠躬致谢,会场气氛达到了高潮,学生们纷纷自告奋勇走到台上,紧紧拥抱老师:“老师,您们辛苦了,我们一定好好学习,好好做人……”老师和学生抱在一起,家长们也和老师握手致谢。

这场演讲使我想起了济源市教育总工会推荐读书活动书目——《孝敬我读》。《孝敬我读》是济源市教育总工会开展的第六届教职工读书节活动推荐书目之一。这本书所阐述理念与时下的“感恩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相吻合的,我怀着虔诚的心态去感悟、感受它所描述的精神。

对于《孝经》,我只略有粗读,未曾细致抚卷。自以为是一本传统的关于孝道的书,自然更不了解它的地位,也不知道它所诠释的意义。但是,在我们身边,时时刻刻都能见到“孝”的践行者,我的婆婆就是一位我应学习的“孝”的典范。这一个多月,家中有两位耄耋老人,丈夫的爷爷及外婆,两人都拄着拐杖,颤颤巍巍行走在院中。他们的饮食起居都有婆婆在一力照料,我们只是在繁忙中作之余偶有照看。念及眼下情景,心中感慨难当。这份感慨来自对家庭的思考,多年之后,相同情景便要落在我的身上,家中诸事迟早由我承担。身为人子,“孝”字理应当先。然而,对于“孝”字,扪心而问,我是有愧的。我想知道“孝”是什么,我更想知道于我而言,“孝”应当是什么。于是,我尝试着从传统的《孝经》及《孝敬我读》里去寻找答案。《孝经》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发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书中指出,孝是诸德之本,“人之行,莫大于孝”,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

对于孝是诸德之本,“人之行,莫大于孝”践行的最好的莫过于“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孟佩杰了。“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于2月3日晚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21岁女孩孟佩杰成为10位获奖人物之一。网友称孟佩杰为“临汾最美的女孩”。她照料瘫痪养母刘芳英12年,4000多个日日夜夜里,在贫困中,她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驱赶不幸;在艰难里,她无怨无悔,坚守清贫,传统的孝道在她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她的身上,人性的光辉得到了展现和提升,点点滴滴,真情洒满人间。这是一种大爱无私的精神。一位网友写道:“尽孝,是一切善德之始,也是一切幸福之源。在多舛的命运前,我们不能失掉孟佩杰这般面对生活的态度”。在传统道德不断受到冲击的现在,这位年轻女孩不仅外表美丽,她的灵魂更美丽。荣誉未能改变她内心最纯朴的情怀,在她看来,“只不过是做了每个女儿都会做的事。”

《孝经》对实行“孝”的要求和方法也作了系统而详细的规定。它主张把“孝”贯串于人的一切行为之中。作为教师,除了要教会学生知识及学习的方法,还要教会学生“感恩”,教会学生做人,这也是一个教师应尽的义务。教导学生在日常行为中做好自己的每一件事,便是对父母的最大“感恩”,最大孝道。由此看来,“孝经”之“经”,便不能做一般的理解了。《孝经我读》是九州出版社推出的台湾老学人林觥顺多年来对儒家经典的阅读心得系列丛书之一。林觥顺老人的注解更是深入浅出,以实际事例来做解释。 “孝”是什么?首章《开宗明义》便一语道明:“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放在家庭这个意义上来讲,我所接触到的一句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这也是最能触动我的一句。长时间忙于工作,父母多有关切之心,电话那头有着太多的嘘寒问暖。而对于这些,我们总有堂而皇之的理由去抱怨,嫌父母太罗嗦,而不是甘之如饴,更不是用心去体会语言背后的那份情感。我们总以为他们过于担心,我们是懂得如何照顾自己的,用不着那份担心。但是,对于父母而言,我们的年龄再大,也始终是他们的孩子。对于这一份天经地义的情感,我们所持有的态度,除了此刻心中的自责和愧疚,又真的为我们带来了什么呢?自己的事情都是自己去承担和践行。在这个过程当中所体现出来的诸多侧面,映射出来的有很多是家庭所给予一个人的影响。对我而言,父母所教导的,有一些我在践行,在践行的过程中,也真正明白了其意义;有一些我本不认同的,现在却觉得他们说的句句在理。或许这就是“立身行道”里蕴含的一项意义吧。

我想,在“孝”、“感恩”这条路上,我们以及我们的学生还应该履行的多一点,再多一点……


上一篇:无悔的追求
下一篇:《预设与生成》体会与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