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校园新闻 >
校园新闻

沁人风送梅兰韵,润物雨滋桃李园

发布时间:2012-01-10 00:00:00   来源:    浏览:

“追求卓越是一种工作态度,是一种价值取向,是一种义不容辞地社会责任。只有把学校办成人民群众真正满意的一流名校,我们才能赢得学生喜欢、家长信赖、社会公认,我们才能无愧于党和人民的寄托”。这就是一名有着20年校长经历、30年党龄、35年教龄的全国骨干校长、河南省教育先进工作者、济源市名校长薛兴明多年来不懈的追求。

薛兴明,本科学历,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1976年参加教育工作,先后任政教主任、副校长、初中校长、中心校校长。2010,薛兴明校长在全市人民的期盼中,在各级领导的信任下,临危受命,到规模最大、管理难度也最大的济源市沁园中学走马上任。他带着几代人的追求,以学校事业发展为己任,以“实验性、示范性、创新性、辐射性”为办学宗旨,以“办人民群众正真满意的学校”为办学目标,以“追求卓越”为精神动力,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不断优化管理模式,创新德育途径,深化教学改革,用全部的心血奏响了 “打造中原名校,争创全国强校”的最强音。

"追求卓越"——优化校园环境,为名校创建树立形象

济源市沁园中学始建于1982年,当时占地不足30亩,师生人数不足千人。学校于2009年乔迁新址,迅速发展成为“占地118亩,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56个教学班(按24规制72个教学班设计),在校学生3000余人的现代化市直初级中学。随着学校规模的急剧膨胀,导致学校管理体系运作不畅,学生管理混乱,学生严重流失,社会声誉受到了一定影响,学校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面对错综复杂的环境,薛兴明校长没有被困难吓到,反而激起了薛校长的奋争精神,坚定了"天道酬勤,追求卓越,勇创一流名校"的信念。 面对学校办学条件急需改善,办公桌椅、电脑、多媒体等内部配置急需三百万资金的情况,薛校长没有轻言放弃,多次往返奔波于教育局、财政局、市投资办,经过不懈努力,不仅得到了三百万元的市政府财政支持,而且多增加投入资金30余万元,为学生如期开学、教师安心工作提供了保障。同时,他又争取社会资金30余万元,完成了后勤服务楼热力交换系统、锅炉装配,使广大住校生在寒冷的冬天用上了热水,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争取当地政府部门资金10万余元,改造了后勤服务楼,解决了700余名住校学生的住宿问题,为2011年秋季招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面对新学期学生生源质量差、不能满足24规制优质教育的需求,面对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他设计了一个又一个方案,想了一个又一个办法,经过不懈努力,学校生源得到了优化,多方努力赢得了市政府支持,为学校充实了近100余名优秀教师,实现了沁园中学强健的换血,学校规模从""""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一流的师资也为学校的又好又快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薛兴明校长认为,优秀的校园文化在师生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启迪智慧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推动学校发展的无形力量,优化校园环境不仅要改善硬件设施,还应深化内涵发展,强化校园文化建设。为此,他提出了“文化立校,文化立人”的办学策略,确立了“弘扬山(王屋山).水(济水).园(沁园)地域文化,打造爱..乐和谐沁中”文化建设主题,着力挖掘儒家文化,培育“追求卓越”的学校主体文化精神,立志将学校打造成为爱的家园、美的花园、成长的乐园,精心打造了融校内、校外礼仪知识的“美仪长廊”,诠释正身、正气和正道的“正品居”,彰显竹文化的“七德竹语图”,融爱国、励志、希望等篇章的精品文化长廊,以独到的视觉,丰富的内涵,再现着、传承着悠久的地域文化和富有时代魅力的文化思想,使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长见闻、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另外,他着力加强静文化建设,对学生和教师分别提出了七静要求,并在楼道拐角处、餐厅、楼道、厕所、教室等主要场所装饰大幅融格言、信条、静文化等内容的精美版面,也在每个办公室制作了精美而富有内涵的“七静、三品、四用”格言信条精美版面,在耳濡目染中,使学生真正做到了“楼内无跑跳,室内无喊声”,轻声说话,文明言行;轻声走路、轻轻做事,实现了规范教育和环境建设和谐发展。鲜明的文化建设主题、独特的设计方案、优美的校园环境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学校也先后荣获了“河南省校园文化建设百佳学校”、“河南省文化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花园式单位”荣誉称号。

"追求卓越”——深化管理体制改革,为名校创建注入活力

为建立与大规模办学、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相适应的管理机制,早日把学校打造成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一流名校,薛兴明校长通过举行“务实谋发展,创新求提高”学校持续发展大讨论,组织有关人员赴省内外知名学校参观学习,邀请济源教育界的20多位老前辈、同行召开学校发展恳谈会,达成了创新管理的共识,全面推行了“校长负责制下的单线三校管理体制”,就是以“大年级小学校,管理重心下移,管理服务提升”为管理思路,学校下设校长办公室、督导服务中心和三个分校,实行分校校长负责制。由于这种管理模式目前在我国初级中学还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要想将管理体制改革落到实处,发挥最大效益,他一是提出了“师师都是德育工作者,生生都是管理者”的工作思路,让所有任课教师包班,承担起德智体协调发展、后进生转化等管理工作,让80%左右的学生参与到学校的卫生、纪律、两操、归寝等管理中,形成了师生合力、齐抓共管的德育管理大氛围;二是对每位教师实行岗位承包责任制,定岗定责,谁出问题谁负责,激活了学校管理的每一个细胞,呈现出了“凡事有准则、凡事有程序、凡事有人监督、凡事有人负责”的育人新景象;三是确立了“全程、全员、全方位”三全管理机制,做到了重过程、抓细节、强落实、树典型,实现了管理规范化、自动化、现代化、科学化、民主化;四是大胆放权,对三个分校实行分校校长负责制,实现三个分校的高度自治,使“责、权、人、财、物、事”化为一体管理,极大地调动了广大领导和教师的积极性;五是果断地提出了“跳出教育看教育,走出沁中找办法”的管理理念,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参谋、监督、助推等职能,努力将其打造成为与学校领导班子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学校管理“第二团队”,从而“借力”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有力地推进了管理体制改革的终深发展。如今学校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形成了“三个分校九个方阵整体联运、互相竞争、和谐发展”的管理新局面。《青年导报》、《河南日报》、《东方今报》、《济源日报》等各大新闻媒体在醒目位置对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给予了深度报道,学校也因此被济源市教育局授予“学校管理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追求卓越"——提高课堂效能,为名校创建增添动力

提高教学质量,是任何一个学校永远追求的主旋律,而唱响这个主旋律的主阵地是课堂。薛兴明校长从未放弃围绕提高课堂效率做文章,他提出了 “先学后导,当堂达标”教学模式,并带领广大师生不断优化“自主探究、竞比展示、答疑解惑、巩固达标”教学环节,打造优质、高效、和谐、幸福的课堂。

“严格科学规范管理+高效课堂=人人成功,最活跃的应该是课堂,最安静的应该是校园,这样的学校才是良性发展的学校。”这是薛兴明校长从事教育管理工作30多年来感悟最深的道理。为给课堂教学改革创设良好基础,他高瞻远瞩地确立了 “培育高素养的现代中国人”的育人目标,自己执笔编辑了《济源市沁园中学行为规范读本》校本教材,实施了“一二三”素养提升工程及“弯弯腰,伸伸手,净净校”文明提升工程,开展了“储蓄美德,成就未来”文明素质教育主题活动,举行了“践行《弟子规》,争当文明人”国学主题教育及“三轻七静”文化建设,开展了“诗韵飘香进班级”、“百家讲坛进校园”、“星光大道进学校”活动,把行为规范要求融化到鲜明的主题活动,实现了课堂教学改革与规范教育、环境建设和谐发展。

为使广大师生在思想上真正领会新的教学模式的内涵和实质,在他的引导下,学校提出了“四三” 教学模式促进法(落实高效课堂的“先教后学、先学后教、温故知新”三条铁律,完善教学模式的 “固化、悟化、活化”三步走,引领课堂改革的“示范课、过关课、跟踪课”三课,量化高效课堂的“课堂气氛要热烈、课堂形式要多样、学生参与人数多、密度大”三条标准)、“一谈二警三停”123教学模式强化法”“教案、学案、巩固案三案一体教学法”

为全面提高教师驾驭课堂能力,薛兴明校长立足学校可持续发展,确立了“发展学生、成就教师”的人才培养观及“三..十工程”( 三年出师、五年成形、十年成名)名师培养工程,提出了提升教师素质及驾驭课堂能力的有效措施,举行了观摩课、研讨课、青年教师月汇报课以及“千名家长进课堂、百名教师大展示”课堂教学开放周、教学水平等级认定、教育沙龙、课例研究等活动,为每位教师提供了展示才华、相互交流、和谐促进、共同提高的舞台。同时,在他的建议下,学校建立了“一帮一”学生学习机制,教室一改原来横成排、竖成列的形式,变为“桌对桌,头对头”、8位同学一个小组的圆桌式课堂。各小组桌对桌、头对头,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互相学习、互相监督,有功全奖、有过全罚,共同捆绑记分,共同管理本组同学的学习,有效地促进了班级整体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通过一年多的努力,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教学质量达到了极大提高,教师在各级各类优质课大赛中,有10人次荣获省一等奖,30人次获市一等奖,学校也荣获了“河南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学校”荣誉称号。2010年,中招成绩位于全市第一,取得了1990年以来最好的成绩,用努力与实力再一次使学校成为全市同类学校的佼佼者、领头雁,实现了学校的二次腾飞(学校在80年代在全市初级中学影响力最强),受到了当地政府部门10万元的重奖。

"追求卓越”——强化队伍建设,为名校创建夯实根基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所出色的学校总是跟一个出色的校长联系在一起。薛兴明校长认为要想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自己首先要以身作则,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要做的更好。为此,他一到沁园中学,就提出了“做人民群众满意的教师、培养家长满意的孩子、创基层满意的行政管理服务体系、建学生满意的班级文化、办师生满意的后勤”的“五满意”目标,全身心地谋划学校的发展,努力办人民群众满意的学校。在学校管理岗位上,他牢固树立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他常年如一日地做到了每天早上8:00——9:00到教室听课、每天晚上到学生宿舍查寝、每周与3——5名教师促膝谈心、每周撰写一篇读书心得、每周参加一次学科组教研。尽管他不会熟练操作电脑,打字速度较慢,但他依然笔耕不辍,硬是一个人钻在办公室,一个字一个字地敲打,两个学期写出了6篇近5万字的会议报告、20项近8万字的学校制度、5篇近3万字的管理著作、8篇近3万字的讲话稿,不断用心血、汗水和奉献抒写着自己的工作业绩。2010年冬天,远在老家的老父亲年事已高,需要专人看护。但他为了学校工作,舍不得请一天假陪伴老父亲。直到老父亲去世的那一刻,他还在教室听课。面对亲人的指责与埋怨,他总是一句话:“校长就要以身作则,就要用生命和百倍的代价去工作”。不断的学习实践、奉献求真,使他的思维更加敏锐,视野更加开阔,头脑更加丰实,近年来发表了国家级论文5篇,省级论文8篇,获得国家和省级奖励的论文20余篇,他撰写的《两改革两提升给力学校强劲发展》一文在《青年导报》发表,《改革创新,内涵发展,推动学校事业科学发展》一文在东方今报发表。

同时,他还十分注重对师生的关怀,不遗余力为师生谋幸福。每逢教师生日或重大节日,他都要给教师发来短信,亲自送上贺卡、蛋糕等生日礼物以表祝福。同时,在教师父母过生日时,他也会和学校领导带着花篮、蛋糕亲自为教师父母们祝寿。教师患病住院或家庭发生红白喜事,他也会和学校主要领导在第一时间前往慰问或祝贺。他还向全校师生公布了邮箱、短信平台、热线电话,如果师生在工作学习上有好的建议或生活上需要帮助,他都会在24小时内进行答复,并尽最大努力让每一位师生满意,让广大师生深刻感受到“家”的温暖。另外,他还应广大教师需求,组建了教师阳光户外组织,开展了教师交谊舞比赛,举行了迎新春教师联欢会,举行了三月“踏青”、十月“赏秋”活动,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让广大师生感受到了沁园中学不一般的幸福,使全体教师始终能够保持充沛的精力和饱满的热情,为着 “打造中原名校,争创全国强校”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为进一步增强领导素养,他还亲自执笔制定了《沁园中学十大领导法则》、《沁园中学领导班子“八不准”规定》和《领导班子定期学习制度》等相关制度,对每位中层以上领导提出了“四个一”,即每周到联系苑区工作一天,每月参加苑区一个会,每周学习分管工作一次,每月为苑区办一件实事,要求所有领导用自觉意识带动全体教师加强学习、全面提高。

为建立一支领导放心、学生信赖、家长满意的师资队伍,在他的建议下,学校结合以培养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为目标的“中坚工程”,开展了“四同四干五比五看六争六创”教育教学竞赛活动,实施了“建班子、给位子、结对子、指路子、压担子、厚底子、架梯子、搭台子、撰稿子” “九子登科”教师专业化发展工程,加强了道德修养,激发了工作热情,开创了“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步、事业上同干”的新局面,教师素质得到了极大提高。去年至今,教师在CN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有60余篇论文在省级以上论文评选中荣获一等奖,共有4项国家级重点课题立项,15项省、市级课题结题,有20人次荣获全国优秀辅导奖、30人次荣获省级以上优秀辅导奖,有40人次荣获省级以上教育教学各类先进个人,并培养省市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60余名。

三十五年忘情工作,三十五年不懈奋斗,三十五年用生命践行着自己“追求卓越、勇创一流”的不变誓言,三十五年累累硕果桃李满天下,他也荣获了“全国骨干校长”、“全国初中物理竞赛优秀辅导员”、“全国课程改革先进个人”、“河南省骨干教师”、“河南省教育工作先进个人”、“河南省初中物理竞赛优秀辅导员”、“济源市名校长”等上百项荣誉称号……如今,薛兴明校长不会因为昨天取得的成功而沾沾自喜,昨天已经成为历史,一切又将归零,一个全新的征程正从他的脚下伸向远方。在他的"天道酬勤,追求卓越"精神追求的指引下,必定会使自己的教育事业从一个高峰推向又一个高峰,从一个顶点推向更高的顶点,河南省济源市沁园中学也必将会走出济源,走向全省,走向全国……


上一篇:薛兴明校长当选全国“百名优秀校长”
下一篇:沁园中学:“五个一”工程拉开新学期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