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考试焦虑症 具体表现 案例 成因 矫治
内容摘要: 考试焦虑症的具体表现:考试前或考试时,特别焦虑;特别是在考试时,虽然有些学生在心里一再告诫自己不要慌,要从容应战,但一上考场则心跳加速,掌心出汗,甚至有个别同学握笔的手都会有不由自主的颤抖,而且越想控制越严重,甚至头脑出现一片混沌,平时明明会做的题目这时无论如何都解不出来,还时常看错看漏题目,结果考试成绩远不能反应自己的真实水平。
正文: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是人生发育的第二个高峰,因此就不可避免地要产生诸多关于生理,心理,认知,社会交往的困惑,再加上有学业上、家庭上的、社会上的综合压力,很容易产生各种烦恼,如果处理不当,就非常容易引发心理障碍。同时,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中学生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上。同时,随着社会生活经验的逐渐丰富,他们开始意识到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心心相印和心理不相容的差别。他们愿意对“知心朋友”倾吐自己内心的秘密,不愿意与那些用导师式口吻对他们说话的人进行感情交流。调查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中学生把心里话“对自己说”或“对日记本说”,向同学和师长隐匿秘密。由于他们把内心的感受隐藏起来,以致常常产生孤独感,他们迫切需要求得别人的理解。那么,如果出现烦恼,如何正确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呢,下面浅谈考试焦虑症心理障碍及矫治的方法。
考试焦虑的表现。考试焦虑是中学生较为常见的一种心理性适应障碍,其症状主要表现为:
(1)、情绪激动、慌张、不能自制。有的伴随手足发冷、心跳加速、肌肉紧张、甚至头昏。
(2)、感知障碍,如视听困难,感受性降低,甚至把试题要求看错等。
(3)、注意障碍。即注意力集中不起来。
(4)、记忆障碍。平时熟悉的东西回忆不出,但一出考场又能想起。
(5)、思维迟钝、混乱,不能正常分析、归纳、判断、推理,本来能做的题也做不出。
考试焦虑症的现场反映:考试前或考试时,特别焦虑,特别是在考试时,虽然有些学生一再告诫自己不要慌,要沉着应战,但一上考场则心跳加速,掌心出汗,甚至有个别同学握笔的手都有轻微的颤抖,头脑一片空白,平时明明会做的题目却怎么也解不出来,还常常看错看漏题目,结果考试成绩远不能反应自己的真实水平。
案例与分析。(以下案例中姓名皆为编者临时编用。)
案例1:赵欣,女,15岁,某校初中三年级学生.因临近中考,出现紧张,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差。该生出生于教师家庭,自幼受到父母严格的教育,倘若考试偶尔失误,就要受到严厉惩罚.从小学起,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特别是进入初中以后,综合成绩排名全年级前名,学校,家长对她寄予很大的希望.但近一个多月以来,紧张,不安,心烦意乱,失眠,看书复习效率每况愈下,模拟考试成绩一次不如一次,老师和家长由关心到埋怨使她痛苦不已,最近经常啼哭或发脾气,并拒绝上学,拒绝参加中考。
案例2:刘亮,上初中( 非重点中学)时,该生的学习成绩很好,又是一班之长。在学校的各种竞赛中经常获奖。考入重点高中,他非常兴奋和高兴,并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他想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取得比初中时更优异的成绩。但刚入学的摸底考试,就让他大失所望。在极度的痛苦之后,他又振作起来,更加勤奋和刻苦,但期中考试的成绩仍不理想。于是他开始怀疑自己,考试期间常常认为别人比自己强得多。他怀疑自己并不像原来那样聪明。考试之前,他常常缺乏信心,精神紧张,并伴有呕吐、恶心、小便频繁,睡不好觉等症状。
上述二个案例都属于普通考试焦虑,有着两个共同的特点:一是两位当事学生都有很强的自尊心,他们一心期望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二是两位当事学生在考试遇到挫折之后,均陷入极度的苦恼之中,并伴有不良躯体反应。一般来说,学习成绩较好、心理素质欠缺的学生常会出现这种情况。
案例3:王洁是一位高三学生,她走进心理医生办公室的时候,面色苍白,双眼无神,嘴唇发白。心理医生边示意她坐下边问:“你有什么需要我帮忙吗?”
她说:“进高中以来,每次上课我都无法集中精力。一想到考试我就心跳加速,觉得全身的血液都在沸腾,静不下心来。考场上,拿到试卷我头上便直冒冷汗,越想冷静便越心跳加快,结果大脑出现一片空白。”
王洁这种症状是典型的考试焦虑症。从心理方面来看,这是一个“缺乏自信——情绪紊乱——记忆混乱”的过程,一般是由于过分追求完美、家庭或学校压力过大、患得患失等因素造成的。从生理上来看,则是下丘脑分泌的“促皮质释放因子”激素,刺激垂体分泌多种垂体激素,这些激素的分泌令心跳加快,从而使人感觉紧张,导致焦虑。有考试焦虑症的学生往往有过考试失败的经历,总担心以后的考试又会出现类似的情况,因而陷入一种焦虑心理的恶性循环之中。她的叙述证明了这一点。
她说,她来自农村,家里经济条件很不好。在她们那里,女孩子念完初中后统统出去打工,没有哪一家人会心甘情愿地送女儿去念很多的书。初中毕业,她如愿以偿地考上了省重点高中。她觉得父母劳累的身影一直让她觉得愧疚,于是她暗暗发誓要用更好的学习成绩来回报他们的付出。第一次月考很快来临,她拼命地学习,希望能像当初那样,一鸣惊人,用优异的成绩换取父母的开心一笑。那次月考后,以后的每一次月考,她都会在临近考试时有这些症状,有时候离考试还有半个月她就开始紧张。很显然,她对自己期望值很高,但又未能实现既定目标。她的考试焦虑症,就是由于长期以来背负着压力形成的。
消除考试焦虑症可采取以下方法:
(1)给自己正面的心理暗示:进入考场时不要给自己负面暗示,如“千万不能考砸了,不然太对不起爸妈了”“糟糕,我还没有复习好呢,这次一定又完了”等,而应该给自己正面的暗示,如“我已经充分准备好了,完全有能力应付考试”“即使遇到不会做的题目也不要紧,用不着争第一,第二也不错”等。
(2)加强自信心训练:平时可尝试列出影响你自信的原因,然后一一驳斥(尽管我可能一次达不到,但每次一定会进步,进步多了,就一定会实现目标)。如“我担心我记忆力太差,考不过别人。(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没有笨学生,只有努力得不持久的学生。)”“担心题目太偏、太难。(题目难易程度是针对所有人的,你觉得偏了、难了,对别人也是一样的。)”“我平时学习一贯都可以,就怕考试出现意外。(只要你充分准备好了,出意外的可能性自然就会小多了。)”
(3)系统脱敏法消除焦虑:用系统脱敏法来消除考试焦虑。第一步,把引起你考试紧张的考试情境,按刺激强度由弱到强排成队,想象成参加考试前的一系列情境。比如:临近考试复习时的情境、考试前一天的情境、准备进入考场前的情境、进入考场答题前的情境、开始答题时的情境,必要时可以用漫画展示,笔记罗列等等。第二步,利用想象进行脱敏训练。从刺激强度最弱的情境开始,尽可能逼真地想象情境中的正面环境和自己的正面内心体验。有焦虑反应时,进行放松,直到焦虑消除,再进行下一个情境的训练,直到不再感到紧张。
考试焦虑症确实较严重的学生,应在考前早些时候开始训练,只要坚持,就一定会有成效。只要准备充分,沉着应战,你就一定可以消除考试焦虑症!
上一篇:要善于挖掘孩子的潜在优势
下一篇:困惑与阵痛之后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