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研 > 精品案例 >
精品案例

九年级上册化学《分子原子》案例研究

发布时间:2011-11-30 00:00:00   来源:    浏览:

一、教材分析:

从本课题开始,学生将对微观世界有所了解。首先将认识物质的可分性——分子、原子的存在,然后通过认识分子、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同变化来形成分子、原子的概念。

本课题首先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现象(水的蒸发、凝结和挥发)及品红在水中的扩散实验现象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接着用简单的几句话将人类对分子、原子的原始思索与现代证明略作描述,确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组成的观点。然后通过氨的扩散实验让学生探究得出结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并利用这一结论对前述现象作出具体解释,这段解释既有将古人的物质是由微小粒子组成的猜想具体化的作用,又有如何运用微观粒子运动规律来解释宏观现象的示范作用。

应达到以下要求:

1、让学生学习通过观察自然、实验、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习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等方法处理信息。

2、能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通过与他人合作实验的形成,对有疑惑且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实验中注意观察与思考相结合;对实验观察的结果和分析能用文字、图表及化学语言进行表述和交流。

3、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和一般方法,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二、初建课案例及反思:

初建课课堂片段实录:

师:很好!同学们亲自探究出了分子的一些特征,但很遗憾的是分子太小,我们不能亲眼目睹它,你们能想象出来它吗?(能)

生5:不同的物质由不同分子构成,不同的分子有不同的性质。像用警犬能缉毒追踪。

生6:分子是运动的,我们可以闻到花的香味。

生7:分子间有间隙,就像铁钉可钉入木头中而不能钉入铁块中一样。

师:分子不是最小的,它是由比它更小的原子构成。原子是不是最小的呢?也不是,它只不过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它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反思:

我引导学生看书以后,并不想就事论事来复述教材内容,而是要求学生再次用生活中的事例和掌握的部分理论知识来对分子知识的认识,然而总是担心时间不够,不敢过度展开,很对同学意犹未尽 。同时下边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引入又显得生硬

张小娟:

教学中可以采用生动的比喻,学生通过想象、类比等方式,理解化学本质。能信服地承认微观粒子的客观性状,使“分子存在,并不断运动”的抽象、枯燥知识化为生动形象的画面,使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而易于理解,清楚认识物质都是有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三、重建课案例及反思

重建课课堂实录:

师:很好!同学们亲自探究出了分子的一些特征,但很遗憾的是分子太小,我们不能亲眼目睹它,你们能想象出来它吗?(能)

生5:不同的物质由不同分子构成,不同的分子有不同的性质。像用警犬能缉毒追踪。

生6:分子是运动的,我们可以闻到花的香味。

生7:分子间有间隙,就像铁钉可钉入木头中而不能钉入铁块中一样。

生8:1ml黄豆与1ml沙混合,总体积一定小于2ml。生活中车轮中充灌空气能被压缩,气球可以挤压变形。

生9: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像食盐、白糖在热水中溶化快一些,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干一些。

师:很好,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通过生活中的现象,将微观的分子活生生地呈现在了大家的面前。现在,老师也有一个模型,请大家欣赏(老师展示一个用土豆、胡萝卜做的水分子模型)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呢?

生1:是一个水分子的模型,它是由二部分组成的,呈“V”字形,说明分子不是最小的,是由比它更小的粒子组成。

师:这位同学回答的问题有创造新点,下面请同学们分成两个小组研究教材中P50页图3——12和3—13,这两个图象什么? 

(下面第一小组的同学对图3——12的描述,第二小组同学对图3——13的描述略)

生1:单个图象乒乓球、象桔子、象汤圆、象眼睛;

生2:前面的两个图象金鱼的身体;这一组图象我们上体育课,先集中,再分开进行单项活动;

生3:象米老鼠,人类太不友善了,他们用极端手段先把米老鼠的耳朵与头肢解,再分门别类的摆在货架上买……

生4:其中一个    象一个新爸爸带着两个小孩,另一个    象一个新妈妈带着两个小孩,新爸爸和新妈妈再婚以后大人到一起去玩,两家的小孩又到一起去玩。

师: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是的,分子不是最小的,它是由比它更小的原子构成。原子是不是最小的呢?也不是,它只不过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它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请同学阅读书本P50面的原子的有关知识,把你对原子的理解与大家进行交流。

生1:根据书中“3—12水分子的分解示意图 3—13氧化汞分子的分解示意图”图示,我们可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变,化学变化实质上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生2:若分子是一座房子,则原子就是建房子的砖。

生3:若分子是一个变形金刚,原子就是拼图的各个部件。

生4:若分子是一个英文单词,原子就是构成每个单词的字母。若分子是一个中文方块字,则原子就是构成方块字的基本笔划。

生5:若原子是一个汉字,则分子是一句话。每句话可分有各个汉字,各个汉字可组成一句话。

第一次课后张老师提醒我分子原子内容非常的抽象却又非常之重要,处理不当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想象力,放手让学生去想去说,才能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同时教师也可以联系生活,利用生活让学生理解分子、原子有哪些特点。为了让学生理解分子、原子有哪些特点,我煞费苦心,重新设置了引导学生实验、猜想、分析图的意义、分析生活实际中的一些熟知的实例和用蔬菜做分子和原子模型。从学生分析图的意义与规律环节看出,学生的思维灵气折射出无穷的创造力。做模型的过程能让学将宏观知识形象化,微观知识表观化。从教师在上述各环节的引导技巧看出,只要教师留心,我们身边有取之不尽的“教学资源”。

四、收获反思

1、教学手段形式多样。有实物展示、实验演示、活动与探究、多媒体投影相互有机结合,使抽象概念形象化,突破难点,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激发学生浓厚的探究欲望,但要注意多媒体只能起辅助作用。

2、实验与活动探究均采取对比方法,如品红在冷、热水中扩散。氨分子扩散实验采取氨水直接滴入酚酞溶液与氨分子运动到酚酞溶液中进行对比,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探究的方法在进行分子、原子抽象的概念、原理性教学,我试图以在自然界司空见惯的变化的现象和简单、趣味的实验作为串联知识,带动研究的主要线索,学生在分析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时,大脑思维直接与客观存在的事实和现象反复、充分地接触,积极展开想象的空间,在看得见的宏观现象获得启发下,通过想象、类比等方式,理解化学想象的本质,宏观与微观环环相联,物质的微粒观被学生“确认”,顺理成章地建构知识,形成概念。本课学习后,学生能增添一个 “心眼”去看微观世界,去理解事物的本质。给学生在今后理解化学问题带来无穷的便利。

3、将化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从真实的情景中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产生探求欲望。

4、从微观角度认识和区别物质的变化,是本节课的难点,如何突破难点仍是师生需要解决的问题。  


上一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看云识天气》 案例研究
下一篇: 九年级上册《Unit 3 Section A 1a---2c》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