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研 > 教育技术 >
教育技术

"学业、负担、兴趣、责任"之我见

发布时间:2011-11-01 00:00:00   来源:    浏览:

目前,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学生厌学,是普遍的现象。这种现象令家长痛苦、教师忧虑,作为老师该如何帮助学生呢?

有些同学整天闷着头学习,认真完成各科作业,课余忙于补习功课,可是成绩总不见提高;相反某些整天说说笑笑,一副活蹦乱跳的样子,看起来非常贪玩,不能够按老师要求完成作业的学生,却每次考试都能稳居前列,作为老师也往往百思不得其解。

在每天40分钟一节课的时间里,学生的学习时间是一样的,学习内容也一样,老师不可能给哪个学生多传授一点知识,给哪个学生少传授一点知识。为什么有的学生掌握的知识多,有的学生掌握的知识少?在现实生活中,同样是人,在当技工学徒时,为什么有的人两、三个月就学会了技术到社会上去挣钱了,有的人要花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学会技术,到社会上去赚钱呢?这难道是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的问题吗?不是!显然是学习效率的问题!

其实,随着社会的进步,知识更新的速度变得越来越快。应对这种变化的方法除了不断的学习以外,就是提高学习效率。这既是解决学业、负担、兴趣、责任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和开发创新能力的需要。

学习效率是学生创新能力的体现。

根据创造规律,要开发人的创新能力,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必须保持体力和精力的高度集中,思维在高水平上运行。这是因为,人的意识有显意识和潜意识之分。这两种意识彼此交叉地影响着人的做事和行为方式。当显意识作所有的决定时,潜意识则作好所有的准备。换一种说法,就是显意识决定了“做什么”,潜意识则将“如何做”整理出来。由于潜意识的内容是在显意识状态下长期积累而成的,而且潜意识的成果一旦闪现,即表现为显意识,并通过显意识修正而完善。所以,人的做事和行为方式是在潜意识和显意识的交替作用,往往是反复多次交替作用下完成的。而保持体力和精力的高度集中,思维在高水平上运行,当显意识处于休息状态时,事实上潜意识还处于工作状态。

因此,我们有责任从如下方面做起。

1、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2、兴趣是个好东西,兴趣对年轻人的成长和发展意义重大。许多成就卓越的人,都得益于自己对兴趣的追寻。典型代表人物如爱因斯坦、爱迪生、牛顿、比尔•盖茨,等等。

可是兴趣是有好坏之分的,积极健康的兴趣能助你扶摇直上,不良的兴趣会将你推向万丈深渊。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兴趣是主体对客体的选择性态度,由客体的生活意义和对主体的吸引力所决定。兴趣的产生基于需要,有的人觉得搞发明研究、看书、练字是一种快乐的体验,为了获得这种情感需要,他会不断坚持这些兴趣爱好,最后有可能在这些方面做出伟大的成就。

相反,有的人觉得从打打杀杀、抽烟喝酒中,赌博、玩网游中获得快感,于是他们不断坚持,不知不觉中使自己堕落了,甚至误入歧途。比如,青少年中犯罪行为的产生,在某种程度上与他们的不良兴趣有关。有的年轻人痴迷打网游,没钱就去偷去抢,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可见,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兴趣可以提升人的素质,不良的兴趣会使人堕落。

兴趣是一种天才,也是一种爱好,有时也是一种责任,李开复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他曾经说过,要把公益做成一种事业,并多次表示自己对此感兴趣。这正是“兴趣是一种责任”的体现。他积极投身于公益事业,多次到各地高校演讲,帮助年轻的大学生释疑解惑。李开复说:“一定要帮帮他们,我被大学生渴望成才的热情感动了。”之后他尽可能回复学生写给他的信,接受邀请为大家作演讲,会不遗余力。

我们应告诉学生,“追求快乐,逃避痛苦”是人类行为的共性。但作为一个凡夫俗子,我们应该趁着青春年华,努力充实自我,既可以培养出阅读、写作、书法、计算机等有益于事业发展的兴趣,也可以培养唱歌、绘画、下棋等放松消遣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带着兴趣去学习,可以使你全身心地投入,释放强大的潜能。带着兴趣去努力,你将收获精彩的人生。

2、辅导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很多厌学的学生一般都是由于学习跟不上,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责怪以及同学们的轻视。索性破罐子破摔,经常逃学,在外“鬼混”。因此,老师和家长,尤其是家长及时想办法,辅导学生的学习,工作忙和有条件的可请家教,只有学生学习提高了,才会使他们变得自信起来,那么学习的兴趣自然而然就会产生。 

3、尽量减轻学生的心理和学业负担。老师和家长往往一厢情愿地给学生施压,当孩子的心理和能力达不到和承受不了时就会厌学。因此,老师和家长要尽量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点施教,做到寓教于乐,劳逸结合。 

 4、辅导学生的人际关系。学生人际关系差,也是学生厌学的一个原因。由于学生来自不同文化、经济和函养的家庭,他们的性格个性亦有很大差异,有些学生由于性格孤僻,不善交往,人际关系自然就差。如果老师和同学再对他们冷漠,他们就会更感孤独和不安,不良情绪,甚至厌世情绪就会产生。因此,对这些性格存在缺陷的同学,要伸出友爱之手,关心他们,帮助他们。

 5、树立正确的进步观。很多学生有一个错误的进步观:分数、名次进步了才是进步。所以学习的目的成了追求分数。即使知识学得不扎实,只要考试成绩还过得去,就沾沾自喜。相反,即使自己努力了,也学到知识,培养了一些能力。但由于这次考试的试题,恰好大部分出在自己掌握的知识范围之外,而分数不太理想时,就会垂头丧气,丧失信心,甚至从此一蹶不振,破罐子破摔。这都是错误的进步观惹的祸。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进步观:今天,我学会了一条成语,是一种进步;学会了一道数学题,是一种进步......那么,只要学习,我们天天都在进步,时时都在进步。这才是正确的进

步观。

6、老师和家长要注意批评的尺度,成功时让孩子感到成功的喜悦。小学生的承受能力远不如成年人,但作为成年人的老师和家长,在批评学生时,就要注意场合和尺度,以激励为主,少用批评、责怪为妙。对学生学习上的任何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孩子们尝到成功的喜悦,这能克服学生的厌学心理。

帮助厌学生不仅仅需要耐心、细心,爱心,还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我们的努力不一定会有明显的成效,但至少不会使他掉队,只要不掉队,就还有希望。  

另外,我们必须学会正确评价人才。一个人某一学科成绩好,并不代表所有的学科成绩都好。一个人某一学科成绩差,并不代表所有的学科成绩差。不仅一、两门学科,即使所有的学科成绩都差,并不等于“这个人”没出息。民间有“有眼不识泰山”的典故。鲁班为木匠之祖,泰山为竹器之师,各有所长。鲁班收泰山为徒弟,当然把泰山设计成木匠。然而泰山却喜欢加工竹子,鲁班认为泰山是朽木不可雕,就开除了他的学籍。后来鲁班路过某地,发现市场上的竹器精致实用,千方百计托人引荐自己去拜访这位竹艺大师。一见面才知道原来的竹艺大师是被自己撵走的泰山。泰山加工木料不如鲁班,并不等于说他加工竹子就是白痴;鲁班加工木料是天才,并不等于说他加工竹子也是冠军。

如果我们带着强烈的责任心,有效地帮助学生把兴趣带进日常的学习与生活当中,我们的工作也就有了成绩。


上一篇:《做最好的班主任》读书心得
下一篇: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平台